笛卡尔在写给老年巴尔扎克的信中说:我每天都要在混乱的人群中散步,得到的乐趣不比您在林荫小道上得到的少。
从灵隐前往杭州火车站的K7号公共汽车上,车厢里一半多是白发老人。坐我隔壁的男生为一位老妇人让了座。K7从灵隐总站驶出,路上经过军医院、部队疗养院和浙江医院,所处环境像是一个巨大的森林公园,使人不禁对杭州人的生活环境充满了羡慕。
车继续行到岳庙时,已沿西湖边开着,六公园站,葛岭站,我对他说,看窗外荷花开得正美。老太太接过话说,前面还有,还有,车开到断桥老太太又说,断桥荷花最好看。
大部分老年人在西湖沿线的各站下了车,是趁夏日清晨去享受他们的人生中最值得尊重的时光。这群车厢里的老年人,他们使我感到快乐。当车内电子牌显示出当日最高气温36.7度,最低气温26.7度,空气质量好时,老人们都显得很高兴,温差相距大表示天晴,最高气温未达37度,这在被称为小火炉的夏季杭州也是好消息。
我的眼睛含情脉脉向西湖话别,浪漫之情深藏在西湖的每一个角落里。伊人的笑面好像盛开的荷花一样饱满,伊人的兴致随柳丝飘舞,随亭中人的清丽歌声飞升,花著鱼身鱼嘬花,观鱼时分忽然一阵大雨,湖边的老树变成了一顶天然的大伞,走不开了,观察起树下的甲壳虫,这样微小的生命,它也拥有奇特而美丽的色泽图形,自然万物是何其神妙。
断桥使我想起杨福东的一件名为断桥无雪的影像作品,他从杭州中国美院走向一名享誉国际的艺术家,这是因为少年时他就义无反顾地选择走艺术之路。
人是自然之子。白居易云: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灵隐无疑是避嚣的最佳去处,晚上住白乐人家的家庭旅馆,感受现代农村情趣,清晨行山,登北高峰,远眺西湖,近观灵隐寺,北高峰上另有一座小财神庙,香火求的是俗愿,庙门外的一条横幅上却是这样一句话——有僧皆佛印,无客不东坡——从北宋文学家苏轼与名叫佛印的大法师品茶谈禅而来。
苏东坡两次到杭州任官,喜好访僧谈禅、清静寂定的生活,他在灵隐寺前判牍饮酒,并于寺内留宿题咏。在他的倡导下,寺庙将原有的子孙自袭制改为十方住持制,即名刹住持均由十方选贤产生,这样便吸引了当时全国各地的高僧宗师云集杭城,而更使灵隐寺成为北宋的禅宗胜地。
是人大概都不能免俗。否则哪会有东坡肉?
西湖美,浓妆淡抹总相宜,杭州女子好有福,她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总能穿上用华丽漂亮的丝绸印花布或用飘逸轻盈的雪纺纱做成的衣裙。
西湖美,也许最美是月夜。于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美梦,又为了满足人们的俗愿,在明月与山水的照映下,名为印象西湖的演出在岳庙对面的西湖边上演。
观戏的人们一方面不愿说话,要静默地体会这个千年的美梦,以西湖水为舞台,柔美的水面,变幻的美境,将使演出分外的生动自然,西湖的神话和传说将在演出中非常自然的复苏。寻找一种脱俗的美,想把自己投入到踏水无痕的情境中。
另一方面,人生不能免俗,高潮究竟何处,心中女神其实在西湖的每一座桥,灵隐的每一颗树,杭州的每一篇文学。
此刻也许我们都选择不说话吧,也不在意人世间的任何声音。活在现在,情永在。